膀胱结石是指在膀胱内形成的结石,分为原发性膀胱结石和继发性膀胱结石。前者是指在膀胱内形成的结石,多由于营养不良引起,多发于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儿童膀胱结石现已呈下降趋势。后者则是指来源于上尿路或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感染、膀胱异物或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而形成的膀胱结石。在经济发达地区,膀胱结石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且多患前列腺增生症或尿道狭窄;而在贫困地区则多见于儿童,女性少见。
病因除营养不良的因素外,下尿路梗阻、感染、膀胱异物、代谢性疾病均可继发膀胱结石、下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膀胱颈部肿瘤等,均因尿液滞留诱发膀胱结石形成。膀胱异物如导管、缝线等,可作为核心继发膀胱结石形成。另外,在埃及血吸虫病流行区可见以虫卵为核心的膀胱结石。
一、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其程度与结石部位、大小、活动与否及有无并发症及其程度等原素有关。二、检查1.膀胱区摄X线平片多能显示结石阴影。2.B超检查可探及膀胱内结石声影;膀胱镜检查可以确定有无结石,结石大小、形状、数目,而且还能发现X线透光的阴性结石以及其他病变,如膀胱炎、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等。三、诊断根据典型症状常可作出初步诊断。应注意病因学诊断。较大的膀胱结石可通过直肠指检,以及能显示结石声影的B超,可同时发现前列腺增生症等,为无创伤性检查。X线腹平片能显示绝大多数结石。经尿道插入金属探子有触及结石的感觉,但只能在成人应用,在小儿因不能合作有损伤尿道的危险。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结石最可靠的方法。不论结石是否透X线均可查知,且可查清结石的具体特征,并可发现有无其他病变,如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炎症改变及癌变等。四、治疗膀胱结石的治疗原则是取净结石,纠正结石成因。膀胱感染严重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小的结石可经尿道自行排出,较大结石不能自行排出者可行膀胱内碎石术。碎石方法有体外冲击波碎石及液电冲击碎石、超声波石及碎石钳碎石。较大结石且无碎石设备者可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对合并有膀胱感染者,应同时积极治疗炎症。膀胱结石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大体上两类,一类为手术取石,一类为非手术碎石。其中手术取石即传统的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另一类的非手术碎石则又可分为膀胱镜机械碎石(大力钳碎石)、液电效应碎石、超声碎石、弹道气压碎石等。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1.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膀胱碎石方法患者排空膀胱后,内注入生理盐水ml,膀胱内尿不能排净者可保留部分尿液,取俯卧位,碎石后去除固定装置。让患者左右活动,观察粉碎情况,碎石颗粒0.5cm即可。术后3天,肌注速尿20mg,2次/天,增加饮水量,口服抗生素1周。2.膀胱镜大力碎石方法骶麻成功后截石位,尿道注入石蜡油5ml,在24F大力膀胱碎石钳直视下将结石夹碎,反复操作,直至可以用冲洗器将碎石块完全冲出为止。3.膀胱镜液电效应碎石方法方法同大力钳碎石,只是操作时保证电极距离膀胱镜2cm以上,并保证电极距结石低于0.5cm,既可有效碎石,又可避免损坏膀胱镜。4.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于硬膜外麻醉成功后,逐层切开直至膀胱取净结石后,合并严重感染,患者耻骨上膀胱造瘘。本术是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五、术前准备
1.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2.有血尿、疼痛等症状时卧床休息。如有腹痛及时通知医生护士。
3.肠道准备:遵医嘱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或给予辉力灌肠,是否排便请告知护士。
4.保证休息及睡眠,如失眠请及时通知医生护士,必要时服安眠药。
5.手术日贵重物品术前交家属或护工代为保管,有假牙请取下。
6.去手术前,先排尿。术前半小时更换手术衣。
六、术后注意事项
1.饮食:术后禁食水,排气后通知护士,术后第二天遵医嘱进食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术后每日饮水超过ml,以增加尿量稀释尿液可减少尿中晶体沉积。
2.卧位: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可床上翻身活动。术后第二日下床活动,第一次下床活动要与护士一起,防止头晕不适而跌倒。
3.引流:保持造瘘管、尿管通畅。避免拖拽、扭曲、受压堵塞,指导患者翻身或起床时也应保护好管路。引流袋放置要低于造口处、耻骨联合处。
4.尿液:观察尿液的颜色,尿液为淡红色尿液为正常,如为鲜红色血性请及时通知护士。
5.药物:静脉给予抗炎补液药物治疗,请勿自行调节输液速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sw/68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