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病
明明不是癌
却能像癌一样扩散全身
有种病
和痛经、不孕、腹痛、囊肿
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种病
叫「子宫内膜异位症」
名字不响,波及却很广
10个女人中就有1个会碰上
一、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说子宫内膜异位症很多人可能比较陌生,但说到巧克力囊肿、子宫腺肌症,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巧克力囊肿和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而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关键词在于“异位”两个字。顾名思义,就是子宫内膜,“异位”即长到了不该长的地方。
这些“不好的”子宫内膜组织可以生长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例如,长在子宫肌肉组织,就是我们所谓的子宫腺肌症;长在卵巢,即我们平日听到的巧克力囊肿。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腹膜型
发生在盆腔腹膜的内异症。
2、卵巢型
发生在卵巢的内异症。
3、深部浸润型(DIE)
又称深部结节性,指生长在盆腔后部较低处且生长较深的内异症,比如宫底韧带、直肠子宫凹陷处、直肠、输尿管等部位。典型的体征是妇检可触及宫骶韧带痛性结节。
4、其他部位的内异症
比如发生在肺、胸膜的等比较少见的内异症。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
内异症的临床症状很多样,最典型的是盆腔疼痛,70%~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包括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肛门坠痛等,40%~50%的患者合并不孕。
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教科书上写“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如果本来是不痛经的,不知道哪一天开始痛经了,并且一次比一次严重,那多半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很多痛经,是找不到原因的,未必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而“进行性加重”,也就是一次比一次痛的严重的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什么会痛?
因为血流不出来,聚集在病灶那里,形成张力,因“胀”而痛;或者刺激局部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腹膜,因“激惹”而痛;或者刺激局部平滑肌收缩,因“痉挛”而痛。
不同部位的内异症还有不同的伴随症状。例如,发生在肠道的内异症,患者经期就会伴随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便频、便血、排便痛或肠痉挛;发生在泌尿道的内异症,会伴随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肾积水、肾萎缩等。
天然无公害缓解疼痛方法
1、怀孕:孕期高水平的孕激素可以抑制内膜组织,不来月经,内异症也会消停上一段时间。产后哺乳时间长一点,让月经再晚来一些时间,就更好了。2、绝经:一旦卵巢功能衰竭,没有雌孕激素,异位内膜组织也就没了养分。绝大多数内异症和腺肌病就可以自愈。极少数的持续存在,可能出现恶性变。
效果有限,副作用也小
适合轻中度患者长期使用的
1、止痛片:适用于仅有痛经者,每个月吃上两三天,或者用塞肛门的止痛片,也不用担心胃肠道的副作用。
2、短效避孕药:这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配方,每天都有孕激素抑制内膜组织,少量的雌激素起不了风浪。适合内异症和腺肌病引起的各种轻中度疼痛,一定程度上也可抑制病情进展。
效果最好,但无法长期使用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每隔28天打一针。用药期间可以抑制卵巢功能,模拟绝经,达到抑制内异症和腺肌病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的药物中,这个效果最好,但是副作用也很突出,就是类似绝经综合征。可能有潮热盗汗、易怒焦躁、阴道干涩、骨质丢失等。
所以不适合长期使用,通常最多用6个月。不过,如果精准反添加雌孕激素,既可以继续模拟绝经,又不刺激异位的内膜组织生长,有可能使用更长的时间。
四、如何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妇检及相关的辅助检查,辅助检查主要是彩超,对于一些彩超无法发现的类型,比如深部浸润性的内异症,则需要完善相关的CT或MR,以了解病灶的生长部位、生长范围等。组织病理学结果则是确诊的唯一依据。
※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1、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手术指征:大小标准,直径≥4cm。(太小了手术剥离困难,且卵巢损伤可能更大);
2、合并不孕症;
3、痛经药物治疗无效;
4、子宫腺肌症:对于症状严重到一定程度的子宫腺肌症,只有手术一条路。
五、如何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
1、避免在临近月经期进行不必要的、重复的或过于粗暴的妇科双合诊,以免将子宫内膜挤入输卵管,引起腹腔种植;
2、妇科手术尽量避免接近经期施行;
3、及时矫正过度后屈子宫及宫颈管狭窄,使经血引流通畅,避免淤滞,引起倒流;
4、在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凉;
5、月经期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保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会导致内分泌的改变,并且在月经期间禁止一切性生活。
总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首先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就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长期管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诊断和治疗需要及时,遵循医嘱,以免耽误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扫码添加客服备注“进群”
加入宝妈互助群,免费育儿福利等着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yy/6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