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互联网进行线上医疗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张弋医生已经在这方面经历了近十年。根据这些年线上问答的经验,发现不少咨询者存在思维误区。下面简单总结一下。
误区一:期望值高。即通过网络联系到医生后,就希望把自己的问题一下子解决掉。如“我尿频尿急,每天7-8次,晚上起夜4-5趟,非常痛苦。希望医生帮我根治?”这样一个病人即使亲自来到医生面前,也可能一时无法判明问题所在。就是在沟通中达到了解后也很难一下“妙手回春”。面诊可以取得客观化验检查以外的很多信息,比如精神状态、配合度、全身表现等。因此,能够得到有效建议已经不错,尤其是那些以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期望值要适当。
误区二:信息不足。绝大多数提问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如“尿管结石疼得厉害。怎么处理,碎石还是手术?”这样的情况,医生需要了解结石部位、大小、发病时间长短、是否合并感染、病人体质、是否合并其他病变,甚至性别和年龄。这么短短的一句话,是不是信息太有限了!
误区三:概念不清。这个在上一篇的几个基本概念中有涉及,即没有了解医疗咨询和诊疗的区别。如“我右肾上长了个肿物,这里医生诊断错构瘤,需要切除吗?”错构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一般是有切除的必要,可是切除也有是否合适、时机和方式,而且肾肿瘤还有和多数的恶性肿瘤进行鉴别再说。作为咨询一般会建议一些检查对错构瘤的诊断进行确认,同时对瘤体本身特性进行了解。而且不要忽视经治医生的情况,因为不同的医生由于训练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会有不同。
误区四:先入为主。以前就医的经历,即使存在问题也难以摆脱影响。比如“我得了前列腺炎,怎么办?”,这里缺少症状,张弋医生可能会询问是否做过尿液和前列腺液检查;病人的回答“这里的医生已经诊断了,但是吃药后更重了,给我些有用的药物”。这个例子中病人已经认定了上一个医生的诊断,而张弋医生由于得不到进一步信息而没有确认诊断,自然就无法给出有益的建议。
误区五:信任构建。一些咨询是由于病人羞于就医或本地医生存在怀疑,比如“医生您好,我出现血精有几年了,我知道肯定是因为自慰引起的,还伴有前列腺钙化,附睾囊肿,医院,真的感觉很无助,求医生告诉我怎么治疗”。我的回答自然是:该看医生就看医生。可是下面的提问是“才20几岁,很尴尬!医生,真的求求您,给点意见,医院看过,都插尿管治疗了,效果不明显”。这个病人有过就医的不良经历而放弃再次看医生,有希望通过线上来解决,非常困难。曾经的教训更要促使他涨经验,而更加仔细地选择医生。在网络的二维空间,即使医生再有能力,多数情况下鞭长莫及。
好了,有了这么多误区,那么在互联网中有没有方法来取得有效的建议?当然有!孙子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得益,就先了解一下医生的培养过程。我们医生都是经过所谓训练的,这两个字说来复杂,其实也简单。医学院毕业前,医学生就开始进入临床,对付完繁重的课程和考试,还要参与临床科目见习。毕业后成为医生就要不断管病人、问病史、查体、整理化验、早晚查房、参加病例讨论、接受上级医生检查、各科室轮转、定下专科方向、考研进修等等千锤百炼。收集病史、查看病人、适当检查属于基本功,然后调动全体所学进行判断,并进一步鉴别和核实。对于成熟的医生,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你懂了医生的思想,再加上误区分析,一定会事半功倍,无论是在线下还是在线上。(未完待续,下一节是窍门哦)
张弋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ss/67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