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慢性菌痢病人做保留灌肠,正确的是
A、应在晚间睡眠前灌入
B、灌肠时取右侧卧位
C、肛管插入7~10cm
D、液面距肛门40cm
E、灌肠宜保留20~30分钟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A
慢性菌痢病人病变部位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宜取左侧卧位,以晚上睡眠前灌肠为宜,以利保留吸收;肛管插入15~20cm,液面距肛门<30cm,并保留药液1h以上。
、子宫全切术后3日,病人出现腹胀、便秘,最佳的灌肠方法是
A、清洁灌肠
B、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灌肠
C、保留灌肠
D、大量不保留灌肠
E、服导泻药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B
小量不保留灌肠:常用于腹部、盆腔手术后,以及保胎孕妇、危重病人、病儿及年老体弱病人等。常用溶液
1)“1、2、3”溶液:即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
2)油剂:即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
、肝昏迷患者灌肠不能选用肥皂水是因为
A、肥皂水能促进肠道内氨的吸收
B、肥皂水可引起电解质平衡失调
C、对肠黏膜刺激性大
D、可引起腹泻
E、可引起腹水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A
肥皂水能促进肠道内氨的吸收,加重肝昏迷的症状,因此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不包括
A、解除便秘
B、软化粪便
C、排出肠腔积气
D、减轻腹胀
E、治疗肠道感染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E
小量不保留灌肠目的1)软化粪便,解除便秘。2)排除肠道积气,以减轻腹胀。治疗肠道感染可用保留灌肠。
、患者,女性,58岁。因膀胱结石行体外碎石术。术后护士发现膀胱冲洗液颜色为红色时,可采取的处理是
A、立即行泌尿外科术前准备
B、尽快输新鲜血
C、加快冲洗速度
D、用冰盐水冲洗
E、尽快输注止血药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D
膀胱有少量出血时,可采用冰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进行冲洗。
、患者,女性,48岁,脊髓损伤致尿失禁,留置导尿7天。尿管引流通畅,护士查房发现其尿液色黄、混浊。应给予的护理措施是
A、及时拔除导尿管
B、每天更换导尿管
C、每天进行尿道口消毒
D、安慰患者情绪
E、鼓励患者多饮水,并进行膀胱冲洗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A
患者留置导尿管7天,尿液色黄、混浊,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应更换尿管,并进行膀胱冲洗。
、患者,男性,45岁,车祸导致高位截瘫合并尿潴留。留置导尿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倾倒尿液时,引流管不可高于耻骨联合
B、每周更换集尿袋1次
C、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
D、消毒尿道口自上而下,由内向外
E、极度虚弱的患者,第1次导尿量<ml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B
集尿袋更换每天1次,普通导尿管更换每周1次,硅胶导尿管可适当延长更换时间,更换导尿管会有逆行感染的危险。
、患者,男性,70岁,排尿困难2年,逐渐加重3个月。近日夜间尿液不自主流出。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完全性尿失禁
B、压力性尿失禁
C、充溢性尿失禁
D、急迫性尿失禁
E、神经源性膀胱炎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C
充溢性尿失禁又称假性尿失禁,指膀胱功能完全失去代偿,膀胱过度充盈,压力增高,而引起尿液不断溢出。见于各种原因所致慢性尿潴留。
、患者,女性,29岁,于1:30顺利分娩一女婴。8:30护理查房,产妇主诉有尿意,但未排尿。视诊,耻骨上膨隆;叩诊,膀胱区呈鼓音。护士应为其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A、立即施行导尿术
B、协助其坐起排尿
C、热敷下腹部
D、轻轻按摩下腹部
E、让其听流水声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A
该产妇发生了尿潴留。护理措施包括: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协助产妇取适当排尿体位;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下腹部热敷或按摩等。仍无排尿时,可采用导尿术。
、患者,男性,41岁。胆囊结石、胆管炎。患者尿液中含有胆红素,护士观察其尿液的颜色应该为
A、淡黄色
B、红色
C、褐色
D、咖啡色
E、黄褐色
下滑查看答案和解析
↓↓
↓↓↓
E
胆囊结石常诱发阻塞性胆管炎,故尿液可含有胆红素,尿色呈深黄色或黄褐色,振荡尿液可有黄色泡沫。
你做对了几道题?
●护师
练习题
●护考最后2个月冲刺这样干,高分妥妥的
●你以为护士下了班倒头就能睡着?回答真是太真实了!
●护考练习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jx/6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