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岁的张小姐一年前B超查出肾结石,因为结石很小,张小姐就一直药店购买药物排结石,吃了一年没见效果,整个人反倒变得面黄肌瘦、非常虚弱,还出现了腰痛、发热、尿急、尿痛的症状。医院进行诊治。不查不知,一查吓一跳。检查发现,张小姐有双肾结石,且右肾病情比左肾的病情更加严重:左肾结石有1.8厘米大,引发感染,右肾结石2.2厘米,且伴有严重肾积水。
随着结石病发病率的上升,像张小姐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医生指出,结石病治疗存在多个认识误区,需要引起公众注意。
误区一:结石不痛不用治疗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泌尿系结石、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临床上以疼痛、血尿、小便涩痛及尿出砂石为主要症状。有数据显示,尿石症发病率接近10%,多见于20~5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
随着体检的普及,不少患者在体检中查出“小结石”,但大多认为结石小就不用理会,不痛就不用治疗。医生强调,以往我们对泌尿系结石都有一些认识误区,比如认为结石不疼痛就不用治疗,这是不对的,结石可以慢慢长大,梗阻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导致肾功能丧失;还有人认为结石不是肿瘤,没那么可怕,治不治疗无所谓,这也是错误的,在临床上遇到多例这样的患者,有患者带石数十年,最后演变为尿毒症,后来再治疗效果不理想。
误区二:发现小结石自行吃药
其实体检B超发现“小结石”,只能算初步诊断,有的可能仅仅是“肾乳头钙化斑”,患者应该找医生进一步诊断确诊。如果结石很小,可以保持半年一次的定期检查观察。日常生活中多喝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但结石大于1厘米就需要动手术。现在基本是微创手术,病人也无需恐惧。
医生特别指出,中医在排石基础上,通常会根据病人个人体质加补气、补血等药物辨证施治,患者不可胡乱自行服药。像张小姐那样因为擅自服用药物,给身体造成更大伤害。
误区三:结石排出后高枕无忧
近30年来,我国的上尿路(肾、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显著增加,下尿路(膀胱)结石日趋少见。医生分析,出现这一现象跟人们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与30年前缺吃少穿相比,现代人习惯大鱼大肉,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导致上尿路结石发病率增多。
有人以为做完结石手术就万事大吉,该吃吃该喝喝,其实预防结石的复发,饮食控制尤其重要。
公益链接
有功能的胆囊应尽量“保胆取石”
治疗胆囊结石需要从保证胆囊健康的角度出发,切勿轻易地做胆囊切除术。正是在这种理念之下,医院开展了“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运用WOLF硬镜、Olympus纤维胆道镜、迷尔腹腔镜,在取净结石的同时,还能完整保留胆囊和胆囊功能,术后仅需一张创可贴,真正实现了“微创”保胆,是目前胆囊结石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
已患或疑似结石患者可拨打预约—,如果适合接受保胆取石手术的患者持卡还可以享受每例元的特惠援助。
领卡—13986
肾结石治疗进入无创时代!
医院开创了治疗肾结石革命性碎石取石新技术——德国钬激光+日本奥林巴斯纤维软性肾镜无创取石术,整个手术过程无创、不伤身、不伤肾,在纤维软性肾镜导引窥视下,全程跟踪精确碎石,轻松取出体内结石。
已患或疑似结石患者可拨打预约-。
赞赏
长按招聘微信聊天机器人北京治疗白癜风选择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jx/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