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崇高的卫生职业精神,在建党周年之际,医院“百名优秀党员”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时代的召唤和人民的需要中砥砺前行,书写着无愧于医者的精彩篇章。
不善言语,闷头干活,这是赵敦旭留给大家的印象。但就靠这份沉稳,他与医疗结缘27年,从医学生、骨科住院医师到现在创伤显微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发展特色诊疗技术、立足临床科研教学,开创创伤显微外科精细化诊疗新格局。
他是一名优秀的医生,坚持每天查房,给每位患者留下自己的电话,职业假从没休过;他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带领团队开拓创新;但他不是个听话的患者,曾经输尿管结石,手术三天他就带着尿管回到了一线。他说:“科室在等着我、患者在等着我。
选择:医者治病更要治心
从医,赵敦旭说是无心选择。
实际上,赵敦旭老家邻居是位医生,他从小目睹邻居背着药箱在村里忙碌的身影,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个背影和这个职业无形之中影响了自己的未来。
走进医学院,看着书本上一个个陌生的专业术语,赵敦旭充满激动,“觉得非常有意思”,这是他对医学的初次触动。直到年毕业,进入医院骨科,真正进入诊室、手术室,赵敦旭内心的那份激情被成就感点燃。“做好一台手术,看好一个病人的时候,这种感觉比什么都重要。”
因为对病人的看重,凡赵敦旭手术过的患者,出院前他都留下自己的手机号,有问题随时沟通,变成了他们的“家庭医生”。直到现在,不少患者和他成了朋友。有一位患者曾经因为一件小事狠心剁下来自己的小指,赵敦旭用了三个小时一点点给他缝合上,之后教他做功能恢复,慢慢恢复正常。躯体得到康复的同时,也在赵敦旭这里得到了更多的是温暖、鼓励和对人生的积极进取。年12月,赵敦旭入党,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坚持:术后三天带尿管回临床
重度创伤、醉酒打架、三无患者……这里不是急诊科却胜似急诊,这就是创伤显微外科,如同“第二个急诊”。因为时间的不确定,赵敦旭需要24小时待诊,创伤患者的抢救争分夺秒,他需要在显微镜下对着有些肉眼不可见的血管一点点缝合归位。从医以来,赵敦旭一直坚持作为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不管周末还是节假日,每天坚持查房,职业假从来没有休过,哪怕自己也是个患者。
年,赵敦旭被查出输尿管结石,因病情严重,无法再保守治疗,只能进行手术。没想到,术后三天他就要求出院。“着急啊,科室在等着我,患者在等着我呢。”同事得知他的执拗,在进行一系列判断后,只能批准他带着尿管回到了临床,等到一周后才拔掉了尿管。
敬业、认真、勤奋、严肃……这是同事对他的评价。
创新:科研教学发展特色技术
创伤显微外科的手术有多难?
每年近千例手术,四肢创伤骨折、软组织损伤、手足外伤等,面对复杂的血管组织,每一位患者的手术技巧都不一样。缝合小血管用到的缝合线细到只有头发丝的1/11。这样的手术,赵敦旭需要在显微镜下精神高度集中,手术往往一干就是三、四小时以上。
这些年,为了与时俱进提高大家的“金刚钻”水平,赵敦旭带领着创伤显微外科开创了自己特色的诊疗技术。他们用3D打印技术微创治疗骨盆骨折、多发性复杂性骨折和老年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实现了骨折固定的个体化“私人订制”,与桥接钢板系统相结合系国内首创;四肢血管损伤、断指(肢)再植,游离足趾移植行拇指或手指缺损再造等;手足踝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踇趾外翻的规范治疗以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糖尿病足及骶尾部褥疮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更重要的是,立足临床,抓好教学,发展新技术,攻关科研。近几年科室完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教学任务及继续教育项目。完成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几十篇,并获得山东医学会成果进步奖2项,青岛科技成果奖1项。
如果说,赵敦旭曾经报考医学院是无心选择,但他用20多年的坚守告诉大家一个最普通的道理:“干一行爱一行”。正是这份责任感,这份使命感让他很多时候只能牺牲掉对家人的陪伴,因为他有一份一辈子要去坚守和为之努力的信仰:“全力挽救生命、尊重生命,向生命致敬。”
党
员
档
案
赵敦旭
赵敦旭,男,46岁,医院外科二支部书记、硕士研究生。创伤显微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山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基层委员、青岛市显微外科学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创伤骨科委员。曾在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山东医药,中国医师进修杂志,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国家专利2项。获得山东省医学科技创新成果奖三等奖三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yy/6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