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肿瘤(tumoursofthefallopiantube)甚为少见,而良性较恶性更为少见。输卵管良性肿瘤的组织类型繁多,其中腺癌样瘤(adenomatoidtumor)相对多见。其他如乳头状瘤,血管瘤,不滑肌瘤,脂肪瘤等均极罕见。由于肿瘤体积小,无症状,术前难以诊断,预后良好。输卵管恶性有原发和继发两种,绝大多数为继发癌,占输卵管恶性肿瘤的80~90%,原发灶多数位于卵巢和宫体,也可由对侧输卵管、宫颈癌、直肠癌、乳腺癌、转移而来。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症状、体征和治疗取决于原发灶、预后不良。
原发性输卵管癌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5岁,大多在45~60岁之间,早期可无症状,在有症状的病人中最主要的表现为阴道排液量多,液体可为黄色水样液、或为淡血水,排液可为间断性,排液时可伴有下腹疼痛及腰酸,偶尔病人可有里急后重,小便不畅或尿频等症状。盆腔检查时一侧或双侧可摸到粗大的输卵管或肿块,早期可能只有增厚。诊断较困难,当病人主诉反复的阴道排液或流出血水,尤其是在绝经后,未生育过的妇女,经诊断性刮宫及宫颈活组织检查均为阴性时,则应考虑有输卵管癌的可能。
病因
病因不明。70%患者有慢性输卵管炎,50%有不孕史,单侧输卵管癌患者的对侧输卵管经病理检查多有炎性改变,推断慢性炎症刺激可能是发病的诱因。慢性输卵管炎多见,输卵管癌却罕见,炎症并非是唯一诱因。
编辑本段分类
输卵管良性肿瘤少见,来源于副中肾管或中肾管。凡可发生在子宫内的肿瘤均可发生在输卵管内,故种类很多。其中腺瘤样瘤相对多见,其他如乳头状瘤、血管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畸胎瘤等均罕见。由于肿瘤体积小,无症状。术前难以诊断,预后良好。
输卵管恶性肿瘤有原发和继发两种。绝大多数为继发性癌,占输卵管恶性肿瘤的80~90%,多继发于卵巢癌,次为子宫内膜癌,也可来自对侧输卵管或乳腺、胃肠道的癌肿。Finn等报告33例转移性输卵管癌,原发癌分别在卵巢(20/33)、子宫(11/33)、对侧输卵管(1/33)及直肠(1/33)。但子宫颈癌很少转移至输卵管。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1)阴道排液
约50%患者有阴道排液,为黄色水样液体,一般无臭味,量多少不一,常呈间歇性。这是本病最具特异性的症状。
(2)阴道流血
多发生于月经中间期或绝经后,为不规则少量出血,刮宫常呈阴性。
(3)腹痛
一般为患侧下腹钝痛,为输卵管膨大所致。有时呈阵发性绞痛,为输卵管痉挛性收缩引起。当阴道排出大量液体后,疼痛随之缓解,少数出现剧烈腹痛,则系并发症引起。
(4)下腹肿块
妇科检查时常可触及一侧或两侧输卵管增粗或肿块。质实兼有囊性感,呈腊肠样或形状不规则,有轻触痛,活动常受限。排液后肿块缩小。液体积聚后又复增大。
编辑本段鉴别诊断
术前确诊率为2-35%不等。因此凡遇到间歇性阴道排液症状的妇女,应想到有输出卵管癌的可能。当排液症状和腹痛、腹部肿块有紧密联系时,可作出临床诊断。
辅助诊断:阴道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如涂征中含不典型腺上皮纤毛细胞,提示有卵管癌的可能。如找到癌细胞,经分段诊断性刮宫排除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宫腔吸液检查。超声检查及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输卵管癌与卵巢肿瘤、输卵管囊肿不易鉴别,如有可疑,宜及早冲腹探查确诊之。
编辑本段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强调首次治疗的彻底性。
1、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原则上早期应行全面分期手术,晚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2、化学治疗与卵巢癌相似,多采用以铂类和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
3、放射治疗由于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疗效显著,较少应用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作全子宫、双侧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如癌肿已扩散到盆腔或腹腔,仍应争取大块切除肿瘤。一般不主张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
输卵管良性肿瘤常无临床症状,故很少在术前作出诊断。最后诊断取决于病理组织检查。治疗方法为输卵管切除术。预后好。
编辑本段扩散转移
恶性肿瘤难以根治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具有转移的特征。转移就是指已经浸润脱落的肿瘤细胞,通过某些途径或渠道,达到与原发灶不相连甚至远离部位生长的过程;原来部位生长的肿瘤叫原发肿瘤,转移到其他部位生长的肿瘤叫继发肿瘤或转移瘤,也称子瘤。
转移过程
肿瘤细胞的转移是许多阶段的动态连续的过程。首先肿瘤细胞侵袭突破组织屏障进入血管、淋巴管形成细胞栓子,随之脱落并在血液或淋巴管中运行,而后与远处脏器微循环内皮细胞黏附、停留、并穿出微循环,在新的组织器官实质中繁殖、生长形成新的转移瘤。此外、在转移过程中,癌细胞也可以直接脱落于体腔,着床于浆膜面形成种植性转移瘤。
转移途径
恶性肿瘤的转移主要通过淋巴管、血管和体腔。血管主要通过静脉,很少先通过动脉。
1、淋巴道转移:淋巴转移多按淋巴干的规律转移,即左右头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左右腰干和肠干。
2、血道转移:血道转移多按体静脉型、肺静脉型、门静脉型、锥静脉型和逆流型。
3、种植转移:在腔隙中肿瘤细胞弥漫性生长,如胸腔、腹腔、心包腔等。手术、穿刺过程也可造成种植性转移。
输卵管肿瘤对怀孕的影响:
1、肿瘤的破裂、出血、蒂扭转等造成输卵管的缺失以及局部解剖关系的破坏。
2、肿瘤破坏或压迫输卵管及其周围组织,造成输卵管组织的萎缩和输卵管功能的消失。
3、肿瘤的存在改变了卵巢、输卵管及盆腔其他器官之间的正常关系。
4、有些输卵管肿瘤具有内分泌作用,如粘液复腺瘤、囊性纤维瘤、畸胎瘤、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从而造成体内内分泌的紊乱,导致排卵或受孕障碍。
5、良性转化恶性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蚀及其造成全身情况的恶化,严重地削弱了受孕能力。
6、妊娠后因肿瘤的影响,使足月分娩率下降及容易引起各种妊娠和产科并发症。因此,输卵管肿瘤患者的受孕能力显着减弱,但也有少数患者受孕而正常分娩,这多见于良性的、体积较小或发生于一侧输卵管的肿瘤。
编辑本段引起不孕
输卵管肿瘤常伴发不孕,原发性不孕者占40%~50%,这可能是因为与输卵管炎尤其是结核性输卵管炎有关。
输卵管肿瘤罕见,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肿瘤偶见的有乳头瘤、腺瘤等。恶性肿瘤中原发性输卵管癌在女性生殖道癌中发生率最低,仅为1%以下,主要为腺癌;继发性输卵管癌则比较多见,约占输卵管恶性肿瘤的80%~90%,常来自卵巢癌,其次为宫体癌。
输卵管肿瘤常伴发不孕,原发性不孕者占40%~50%,可能与输卵管炎尤其是结核性输卵管炎有关。输卵管肿瘤原发性输卵管癌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5岁,大多在45~60岁之间,早期可无症状,在有症状的病人中最主要的表现为阴道排液量多,液体可为黄色水样液、或为淡血水,排液可为间断性,排液时可伴有下腹疼痛及腰酸,偶尔病人可有里急后重,小便不畅或尿频等症状。盆腔检查时一侧或双侧可摸到粗大的输卵管或肿块,早期可能只有增厚。诊断较困难,当病人主诉反复的阴道排液或流出血水,尤其是在绝经后,未生育过的妇女,经诊断性刮宫及宫颈活组织检查均为阴性时,则应考虑有输卵管癌的可能。
编辑本段预防方法
1、避免不洁性交及不正当的性关系,活动性生殖器疮疹患者绝对禁止与任何人发生性关系。
2、治疗期间禁行房事,必要时配偶亦要进行检查。
3、对局部损害的护理,应注意保持清洁和干燥,防止继发感染。
4、治愈后或有复发者,要注意预防感冒,受凉,劳累等诱发因素,以减少复发。
关爱生殖,呵护健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诚意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yy/6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