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学苑出版社《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指南医案》
五脏泻汤方论
五脏小泻方,皆由本脏之二体味(即本脏泻味),一用味(即本脏补味)组方。三味药正合急方之制度,简便、快捷、效验。
五脏大泻方皆作六味药,是在小泻方的基础上,加入子脏小泻方中两味,及本脏一化味而成方,有“实则泻其子”之意。加入药的用量为本脏小泻方药的三分之一,又有佐使之意。大方者合复方之制,药势大,且君、臣、佐、使俱备,如同治国,体制健全。
其他四脏泻方格式与泻肝汤相同,不再一一重述。
泻肝汤
泻肝汤病证文并方
肝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中寒,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小泻肝汤
治肝实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方。
芍药 枳实熬 生姜各三两
上三味,以清浆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差,重作。
肾结石
李某某,女,28岁,年7月5日下午来诊。
患者午休中,突然右胁下痛,痛引右少腹,痛不可耐,攻腰背,小便不利,尿急,尿频。舌苔黄腻,口苦,不欲食,干呕,按右少腹无抵抗,无反跳痛,脉紧数,符合肝实病证,处小泻肝汤:
枳实炒,24g 白芍24g 生姜24g(《辅行诀》每量约折合现在7.5g)
上三味,以水ml,煎至ml,去滓,一次服下。约一个小时后,疼痛减轻。
7月8日复诊:三剂药服完尿出结石。当时B超不普及,结石排出后方知是结石病,嘱多多饮水,病安。
按:胁下及少腹属足厥阴肝经,本案与小泻肝汤治文相符合,有是证用是方。炒枳实味酸苦,入肝行气,白芍味酸,入肝行血,共成泻肝理气活血之用,加生姜之辛,与枳、芍之酸合化为甘,缓急止痛,故此尿管痉挛可因之得以解除,结石自行排出体外。虽此案似偶然取效,实则寓于必然之中。
赞赏
免责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更多分享/交流/合作,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yn/6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