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谓的石,并不是山上的石头,而是人体内的结石。人体内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膀胱等易形成结石,一般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卵或虫体、粪块或异物组成,无机盐或有机物再层层沉积。由于受累器官不同,结石形成机制以及成分、形状、质地、对机体的影响等均不相同。当然,得道高僧的结石叫舍利啊。
结石与舍利都是石头,怎么做石头的差距那么大呢!
结石主要见于胆囊及膀胱、肾。比如,肾结石主要是某些因素造成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积,最终形成结石。尿酸高的,要注意了!结石依据成分可以分为: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盐、磷酸铵镁、胱氨酸结石等。其中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占71%~84%,质硬,粗糙,不规则,棕褐色且不易碎。会导致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血尿等。所以不要指望它们变成舍利,小赚一笔,还是取了保命要紧。
那怎么取呢?肯定有人会告诉你,多喝水。嗯,多喝水能治百病。如果怕喝多了,被查酒驾;那也可以采用更靠谱一点点的方法,如机械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激光碎石等。
k机械碎石o
历史比较悠久。直观一点的说,你可以弄套蚁人的装备,扛个镐头,进到膀胱里(有点恶心)找到石头,然后敲碎它。摆平,就这么简单!很早以前还真有大神是这么干的:年,印度的Martin医生就做过一个能插入尿道的锉子;还竟然用它成功地治愈了自己的膀胱结石。年,法国Civiale医生则弄了一把三叉钳,然后全凭触觉抓住结石,通过专用螺丝体外加压,最后夹碎结石。这种开放式手术碎石方法,终因为缺少一个蚁人而逐渐被放弃。
k冲击波碎石o
是一种隔空打牛的方法,不需要动刀;一看就知道,高手的风范。60年代初,德国某航空公司的科学家发现当飞机高速穿过雨云时可产生一种冲击波,导致飞机内部器件受损,而机壳却完好。这一现象引起了他们的重视,年该公司成立了冲击波研究室。年研究室的一位工程师偶然接触到正在工作的冲击波,他的身体产生了如同电击一样的感觉,这位博学的工程师立即意识到这是冲击波进入人体后产生的效应。年,冲击波效应研究室人员通力合作,终于证明了经水传播的冲击波能够粉碎离体肾结石。年,Chaussy等引入了冲击波碎石术,又于年报道其最初的临床结果。此后这种技术迅速成为了80%以上的尿路结石患者治疗选择。这一发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使得广大泌尿系结石患者可以免于开刀之苦,开辟了尿路结石治疗的新纪元。
冲击波碎石优点显而易见,包括创伤小、恢复快、操作方便、无需麻醉、费用低。但缺点也有,如对于较大、较硬结石碎石效果欠佳;同一部位多次碎石可能造成肾萎缩或输尿管狭窄;有时结石定位困难;碎石后需要患者自己排石,排石过程仍会引起疼痛,较大结石碎石后可能造成二次堵塞,形成“石街”;如果结石时间长形成息肉,则效果不佳。
k超声碎石o
年Mulvaney首次将超声用于碎石实验。其原理是通过金属探头将机械振动能量直接传给结石,导致结石发生高频共振破碎。和冲击波不同,超声碎石时要求探头和结石直接接触。高频振动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可对周围组织造成热损伤。该方法特别适合于治疗冲击波碎石后的“石街”。
k激光碎石o
是微创的体内碎石技术,其基本特点是将激光发射源送入体内结石位置,通过强大的激光能量将结石粉碎。激光出现于年,年Mulvaney首先用红宝石激光破碎结石。但是因产热太多,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而很快被放弃。上世纪80年代用脉冲式激光取代连续波激光,将激光能量转换成冲击波发挥作用,因而致热效应明显减小。具体是脉冲激光产生能量使光纤末端与结石之间的水汽化,形成微小的空泡,空泡坍塌,使结石粉碎(这里涉及到的原理,日后再给详细介绍)。嗯,还是冲击波,只不过产生冲击波的方法不同而已。
诚然,激光碎石看起来要“高大上”一点,成功率也要高一点;但是费用也是比较高一点的。另外,微创激光手术是需要住院、麻醉、术后可能留置导管,综合创伤、时间成本来说也要比冲击波碎石高。所以如何选择,还是要根据结石位置、大小以及个人时间、经济状况综合考虑,最好能听取有经验的结石专家意见。意思就是,你看了这篇文章也不能咋地;医院就听医生的吧!
文章已于修改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膏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ongjiangy.com/ssyn/6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