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小小肾结石还能导致尿毒症?
在许多人看来肾结石只是造成疼痛和尿路不适的元凶,事实上,某些情况下的肾结石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治疗,肾结石有可能逐步侵蚀肾脏功能,最终发展为尿毒症。尿毒症是一种肾功能严重衰竭的状态,意味着肾脏几乎完全失去了过滤血液和排除废物的能力,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那么,肾结石是如何发展成尿毒症的?发现肾结石该怎么办?哪些情况下的肾结石需要清除?
(附)章节目录
一、认识肾结石和尿毒症
二、肾结石到尿毒症只需要5步
三、做哪些检查可以发现肾结石
四、6种情况的肾结石需要及时清除
五、肾结石的治疗方式
认识肾结石和尿毒症
一、肾结石
肾结石,一种在肾脏内形成的固体块状物,通常是由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结晶而成。这些结晶物质在肾脏内逐渐积聚,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结石。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如疼痛、血尿等,还可能导致尿路梗阻、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
二、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晚期阶段,一般指慢性肾脏病的4期和5期。它主要是由于肾单位慢性、进行性和不可逆的破坏,导致肾单位无法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致使这些废物和毒素在体内积聚,引起各种自身中毒的症状。
肾结石到尿毒症只需要5步
第一步:肾结石的形成
肾结石的形成是由于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在肾脏内积聚、沉淀并结晶化,这些结晶物质可能由于多种因素而聚集。
1、尿液浓度过高
当尿液中的水分减少,尿液浓缩时,矿物质和盐类的浓度就会增加,使其更容易达到饱和状态,进而析出结晶。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饮水不足、出汗过多或脱水状态下。
2、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浓度异常
尿液中可能包含过量的钙、草酸、尿酸等矿物质和盐类。这些物质的浓度异常升高,超过尿液的溶解度,就会形成结晶。
钙结石:是最常见的肾结石类型,可能由高钙尿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引起。
草酸盐结石:可能与摄入过多的维生素C或肠道疾病有关。
尿酸结石:常发生在尿酸代谢异常或尿液呈酸性时。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尤其是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会增加尿液中的细菌和炎症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作为结石形成的核心。
尿路感染还会改变尿液的pH值和化学成分,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4、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可以是由肾结石本身或其他原因(如输尿管狭窄、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
梗阻会导致尿液在肾脏或尿路中停留时间过长,使矿物质和盐类有更多时间积聚并结晶化。
5、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由于遗传因素而更容易形成肾结石。
饮食习惯:摄入过多的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高盐食物和某些药物(如维生素D、某些利尿剂等)也可能增加结石的风险。
气候和地区因素:在炎热、干燥的地区,由于出汗多、尿液浓缩,肾结石的发病率可能更高。
第二步:尿路梗阻
当肾结石逐渐增大或移动时,它们可能会阻塞尿路,这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
1、尿路梗阻
尿路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当肾结石在肾脏或尿路中移动时,它们可能卡在尿路的某个狭窄部位,如肾盂口、输尿管等。
一旦结石阻塞了尿路,尿液就无法顺畅地从肾脏排出,这会导致尿路梗阻。
2、尿液积聚
由于尿路梗阻,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导致尿液在肾脏内积聚。这种情况被称为肾积水。
肾积水会使肾脏体积逐渐增大,肾皮质变薄,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肾积水的影响
肾积水会导致肾脏内部压力增高,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长时间的肾积水还可能压迫肾实质,导致肾实质萎缩,肾功能下降。
肾积水还可能引起感染、结石进一步增大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
第三步:肾功能损害
长期尿路梗阻会导致肾积水逐渐增多,对肾脏实质产生压迫,导致肾脏功能受到损害。
1、肾积水增多
当尿路梗阻持续存在,尿液无法正常通过尿路排出,这会导致尿液在肾脏内逐渐积聚,形成肾积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肾积水会逐渐增多,占据肾脏内部空间,对肾脏实质产生持续的压迫。
2、肾脏实质压迫
肾积水的增多会直接导致肾脏实质受到压迫。这种压迫不仅会影响肾脏的正常血液循环,导致肾脏缺血、缺氧,还会对肾实质细胞造成损伤。
长期的肾脏实质压迫会进一步导致肾实质萎缩,肾皮质逐渐变薄。肾皮质是肾脏的主要功能区域,含有丰富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对于维持肾脏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有效肾功能单位逐渐缺失
肾皮质变薄和萎缩会导致肾脏的有效肾功能单位逐渐减少。这些有效肾功能单位是维持肾脏正常功能的基础,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功能。
随着有效肾功能单位的减少,肾脏的滤过、排泄和内分泌等功能会逐渐下降,最终导致肾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4、肾脏体积增大
在肾积水和肾脏实质萎缩的双重作用下,肾脏的体积可能会逐渐增大。但这种增大并不是健康的增大,而是由于肾脏内部水分和废物的积聚以及肾实质的萎缩所导致的。
肾脏体积的增大不仅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还会对周围的组织和器官产生压迫,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第四步:肾功能衰竭
当肾功能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肾功能衰竭的情况。此时,肾脏无法再充分执行其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的功能,也无法维持身体所需的电解质平衡。
1、过滤功能下降
在肾功能衰竭的状态下,肾脏的滤过屏障受到严重破坏,导致血液中的废物、毒素和多余的水分无法被有效过滤和排出。这些废物和毒素会在体内逐渐积累,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
2、电解质平衡紊乱
肾脏在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无法正常调节钠、钾、钙、磷等电解质的平衡。这可能导致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电解质紊乱的情况,进一步影响心脏、神经、肌肉等系统的功能。
、水肿
由于肾脏无法有效排出体内的多余水分,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常会出现水肿的症状。水肿可能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眼睑、下肢等。严重的水肿可能导致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第五步:尿毒症
当肾功能衰竭达到晚期阶段时,会发展为尿毒症,这是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在这个阶段,肾脏几乎完全失去功能,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基本丧失,导致毒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潴留,进而引起身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出现广泛的全身中毒症状。
1、肾小球滤过功能丧失
肾小球是肾脏的主要滤过单位,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在尿毒症阶段,肾小球滤过功能基本丧失,无法再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
2、毒性代谢产物潴留
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丧失,血液中的尿素、肌酐、尿酸等毒性代谢产物无法被排出,而是在体内大量潴留。这些毒性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对身体各个系统造成损害。
、全身中毒症状
尿毒症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涉及多个系统,包括:
消化系统: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咳嗽、胸腔积液等。
神经系统:头痛、乏力、失眠、意识障碍、抽搐等。
血液系统:贫血、出血倾向等。
皮肤系统:皮肤干燥、瘙痒、色素沉着等。
4、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尿毒症还可能导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这些紊乱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5、并发症
尿毒症患者还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感染、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等。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治疗难度。
做哪些检查可以发现肾结石?
尿液检查:尿常规检查能够判断是否有血尿或尿路感染的情况,从而间接推断肾结石的可能性。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通常包括血钙和尿酸等项目的检查,有助于判断血钙是否偏高,并评估肾功能。
超声检查:腹部B超检查是诊断肾结石的常用方法,能够分辨出各种性质的结石,了解结石的位置以及尿路的扩张程度。
X线检查:拍X光片可以及时观察到含钙比较多的结石,但对于含钙量少的阴性结石(如尿酸结石),X线检查可能无法观察到。
CT检查:CT检查属于影像学检查方式,能够发现直径一毫米的结石,且不受其他腹腔内组织的干扰,结果更为准确。
6种情况的肾结石需要及时清除
第一种情况:结石较大
当肾结石的直径超过5mm,特别是当结石数量较多时,情况会变得复杂且需要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来清除结石。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sw/72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