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碎石价格

漂泊的洋人译丛连载8穿越成都平原


哪里可以治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漂泊的洋人》

伊丽莎白?肯德尔

本书简介

上世纪初,一位来自美国的年近70的女作家,在一个声音的“时刻召唤”下,跨越东京湾,开启了一趟中国西部边疆的游历之旅,她的足迹遍及云南、四川、西藏和蒙古。作者的所见所闻,既呈现了那个时代里各种人物的平凡生活,又对当时中国西部的历史状况和社会风貌进行了客观详实的记述。

本书的作者是伊丽莎白?肯德尔(-),这部作品是她在中国大革命期间的亲身经历,透过她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感悟,你会看见她如何揭开中国西部古老民族神秘的面纱,尤其是作者在游历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形形色色人的慷慨帮助,使她认识到不管是何种人,身处何地,行走何方,人的本性的闪现和表露,在很多方面其实都是一样的。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肯德尔(-),美国女作家,美国威尔斯利学院历史系荣誉退休教授。一生出版多部作品,主要有:《大英帝国成长史》()、《高中及专科学校用英国史》()、《英国史原始资料》()、《学校读物:英国诗人眼中的英国》()、《远西经济起源》()、《漂泊的洋人》()与《教学用英国简史》()等。

《漂泊的洋人》

作者:(美)伊丽莎白?肯德尔

译者:张锦等

《漂泊的洋人》译丛连载1

跨越东京湾

《漂泊的洋人》译丛连载2

云南的日子

《漂泊的洋人》译丛连载3

过云南

《漂泊的洋人》译丛连载4

建昌

《漂泊的洋人》译丛连载5

茶马古道

《漂泊的洋人》译丛连载6

打箭炉

《漂泊的洋人》译丛连载7

羊肠小道

第八章穿越成都平原

我的人马在雅州(今雅安市)彻底修整一日后,于五月二十四日凌晨五点兴致勃勃地启程了。

嘉定(今乐山市)位于岷江和大渡河的交汇处,雅河于嘉定的西面汇入大渡河;下游从雅州开始水宽约为米,全程有公里水流湍急,蜿蜒曲折,暗石嶙峋,通行唯有乘坐竹筏。这些竹筏一般长约15-18米,船头翘起,船体中央有个小台,顶上搭着些草垫。整个行程并不凶险,湍急的水流有时反而会让人倍感兴奋,偶尔会被溅湿。两岸风景优美,连绵的山峰随着竹筏的前行逐渐消失在远方的柔光中;每至拐弯处,便可见秀美的红色砂岩峭壁和翠绿的竹林与低地的稻田,红绿相间,煞是醉人。

四日间,我们一直行走在一个地方公园抑或花园的地方,其间景致多为人工,十分精美秀丽。道路起初很好,而此时下方却是一2米见宽的护坡,从一片水汪汪的灌水稻田穿过,之后又延伸至一个棕榈成荫的小峡谷,最后又顺着矮矮的山脊,弯弯曲曲,通向远方。这里除了一片四面沼泽、费力辟出的宅基地外,能够灌溉的每一寸土地都已耕种。宅基上有一座看起来很大的农房,四周生长着竹子、柏树、棕榈树和一些名贵树木。从几堵行将坍塌的围墙可以看出该村在过去的一年很是太平,但在最近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谁又知道这些孤零零的房屋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傍晚时分,大地罩上了一层薄雾,依稀可见近处的小山轮廓,远处的山峰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愈加清晰。

自此向西8公里便是耸立在成都平原的名山。名山虽小,却以出产茶叶而闻名全国。茶为山顶僧人所种。相传种子是几个世纪以前由一位去印度朝觐的僧人带回。每年采摘到的茶叶只有几斤,通常进贡给北京的皇室。中国有这么一个说法,即欲沏上等好茶,必取“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肯定没人认为浑浊的长江水是沏茶的关键,也没人说清它是何等重要。德罗斯托恩却在他所撰写的《四川茶文化》一书中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在成康的水湾对面看到船上有几人正用水桶取水,一番询问之后得知,这里的河床之前是一片干涸的土地,上有一眼闻名四里的泉水,此处所取的长江水与多公里之外采摘的名山茶叶会沏出世间最好喝的茶。晚上,我们留在百昌村过夜。白天我一直张罗着要找匹替换的马,到了晚上已是疲惫不堪。我的马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于是便留在了雅州。

当日,我们跨过一座十五孔精美石拱桥,过了南河赶至蜀州(现崇州市)过夜。蜀州地处成都平原西部,面积只有平方公里,却养育着万人口。此地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水源丰足。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是拜天地所赐,而水源丰足却要归功于李冰及他那人称“李二郎”的次子的聪明才智。二人生活在多年前的中国,当时皆为朝廷命官。灌县(今都江堰市)有一座中国最美的寺庙,是为纪念二人所建,而真正的纪念碑当属这座美丽的平原,在二人设计的水利工程的浇灌下,如伊甸园的花朵一般绽放着。寺庙的石头上刻着父子二人留下的治水口诀:“深作滩,低作堰”,一直为后世所谨记。

走在并不宽敞的大街上,免不了一些一直盯着你看,推推搡搡的人群,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敌意。面对人群的指点和“看洋狗,看洋狗”的喊声,杰克总会欢快地叫上几声,这时便会引起一阵哄笑。当日晚些时候,我不愿蜗客栈,极想摸摸当地人的性情,于是便带上厨子去逛市场。期间自然免不了争看热闹的人群,全都是些好心的成年男子与男童,彬彬有礼地为我开路;得知我想买杏子,便争先恐后地带我去最好的店铺。

行至一个村子时我停下来,为一座精致的牌楼拍照。这座牌楼与大多纪念德高望重官员的牌楼不同,用以旌表当地一位贞德寡妇。当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村民聚在一起观看。待我给另外一座当地牌楼拍照完毕,他们才满意而归。这是一座外形纤秀的三层石塔,建于平整的稻田之上。过些时候,整个平原会变得十分单调,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会给整个平原平添诸多魅力。目之所及,尽是稻田,只是生长阶段不同而已。一些稻田刚经灌溉,几乎与池塘无异,片片云朵倒映其中;有些则点缀着一簇簇插好的稻秧,鸭子畅游其间;还有一些则是一片翠绿,插秧早已展开。

待我们快要到达成都,道路却越来越糟。独轮车随处可见,嘎吱声不绝于耳;一路上可见载着重货的双轮平底车,两边行走着身板结实、徒步进城的农民,有男人、女人,也有小孩。这最后一程去成都的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过往的行人越发络绎不绝,令人倍感疲倦;而最令人感觉疲倦的当属这片富饶的低地上的温室气温。偶尔下起的倾盆大雨不但不会让天气变得凉爽一点,反而会让道路更加难行。我的夫役来自高海拔地区,已然筋疲力尽。他们经常停下来休息,几乎每个人都要不时与他人轮换,否则会用尽气力,在半道上将到手的活儿拱手让出。我们毫无生气,落在了一队稀稀拉拉、无精打采的人群后。这时我们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杰克找了个法子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它顺着田间狭窄的地垄追赶起村里的狗儿来。于是大伙儿都来了精神,欢呼着为狗儿们喝彩。等狗儿们闪进那一片烦人的稻田时,大家都放声大笑,不偏着谁也不向着谁。路边的夫役觉得我们都疯了,等弄明白怎么回事后也乐了,跟着我们轻声笑起来。

英国驻成都总领事是个大收藏家,为人十分热心,陆续派人将自己的头两等的藏品送到了布道所。我挑了几件,以极低的价格买了下来。出二十美分金币竟然能买到两件如此精美的刺绣,而以同样少得可怜的价格,也能买到两条匠心别具、金片相拼的丝帕。这是商贩在布道所的要价,如果在总领事家里,他们会要到二十五美分,那是给当官人的要价。

成都是个繁荣的城市,我更想去各家商铺转转,于是便成行。有一片地方专营铜盘,另有一片主营皮革,还有一片专售瓷器,也有经营其他商品的专区。这里的确是个淘便宜货的好地方,因为会有从遥远的西藏喇嘛寺来此地的人,只要稍有耐心,略下功夫,便会得到有趣的收获;有时也会发现一些颇有价值的汉官藏品,随着官员的不断更换流入集市。

成都的欧洲人多得惊人,目前在中国内地算是很大的群体;当然,传教士也最多;除了罗马天主教布道团,还有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教会代表,他们皆齐心协力,旨在中国的这个偏远角落传播最先进的天主教和西方文化。他们最近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事就是在公益会、浸礼会和循道宗信会共同努力下,在西线创办了一所大学。诚然,放眼中国,大多传教士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投入的奉献都令人印象深刻。且不说我没有在东部沿海待过很久,单就内陆地区而言,不同的欧洲社团、官员、传教士和商人之间的感情都很不错。或许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一个陌生民族的少数,所以只好看到对方的优点,明白谁都不会糟到无药可救,谁也不会好得不可思议。

成都还有相当一部分蒙古人;满人居住的地区是这里最古色古香的地方之一,看起来如同一个年久失修的村落,四周的园林凌乱不堪,村子里生长着一些名贵树木。街面或门口晃悠着一些身材魁梧、神色潦倒的男男女女;我至之时,他们已是家道败落,命运不济。服役满人已被退回,取而代之的是训练有素的现代新型军队。三年前四川总督为了争取老百姓的拥戴,已将他们每月四两的饷银加以削减。成都虽处偏僻之地,却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容不得任何过气之物,服役满人及其饷银当属其中。

成都现有一所铸币厂,一座大型兵工厂和一所建树不多、而前景颇好的大学。以前这里有一片当地人引以自豪的新商业区,其间商铺林立,商品按照西方的方式陈列在镶着玻璃的大橱窗里。现虽雇有日本人和欧洲人,但实际全是当地人的产业。在我看来,这是最能表明成都进步的地方,说明中国人能够独立做事,而不只是盲从西方。总体来看,过去一年,这里一切发展不错。在四川这样一个比法国领土面积还要大的省份,当地官员竟能随时了解每个在川旅游的外国人的行踪,在我看来,这是其高效工作的最佳佐证。

成都比较太平。有天晚上,我亲身感受了一下这里的秩序。当时,轿夫要抬我去对面的法国领事家里吃饭,结果迷了路;我们摸索着从一个个街角巷口进去出来,就这样晃悠了一个半小时后,最终于九点半到了领事馆,比原定时间晚了一个小时。虽是端午节的晚上,人们都在过节,大街小巷却不见任何寻衅滋事的现象。中国人平时就不好惹事,对这种为人之道,他们有着自己的解释:予人方便,自己方便”,我在北京就见过这样的事。酒店对面停着一排黄包车,当你确定好自己最想用的车夫时,其他车夫绝不会蜂拥而上、抢其饭碗,反而会在车夫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吆喝他一声。但是一旦结帮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几年前,愤怒的民众涌上成都街头,要取外国人的性命,就在我至成都后的短短几周内,几拨民众包围了总督府,要求洗清冤屈、伸张正义。甚至是我在四川之时,都能明显感受到一股潜在的不满情绪。与云南的情形一样,这里的大学生曾一度多次失控,他们因为政府的怠慢而罢课,学校也是前不久刚从这场罢课的混乱中开始恢复秩序,但政府的怠慢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

当时成都正发生一件更为严重的事情。四川官绅曾捐钱准备修建一条贯通万县与宜昌的铁路,结果却听说钱被挥霍,铁路将由外方出资修建。失钱是小,但寻求外国资金的恶行极为可恨。因此,百姓们义愤填膺,纷纷声讨这份“铁路协议”,最后演变成了众所周知的事情;三个月之后,四川铁路同盟会便发动了一场推翻满清统治的革命。尽管此事仍有发生,但我的成都之行却十分愉快。过了此处,整个旅途中便再无偏僻之地;我就要走许多欧洲人常走的水路了,之后就会离这里越来越远。

六月上旬,我便开启了一段为期三日的旅程,从岷江下游前往嘉定。待我在南门外上了当地的五板船,已是日落西山。我们仔细清点好人数,确定所有人都上了船,无不轨之人混入后,便驾船离开。船借着激流,很快驶出了成都。

??????

约稿启事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

vip.sina.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sw/701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