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的病人朋友多,医院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的士司机、外卖小哥、摆地摊的、开电梯的、做保洁的……刘涛的“朋友圈”中,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
只要别人找到他,刘涛从来都不推辞。当医生33年,他没少为这些朋友“麻烦”过自己的同事、同学。
只要有时间,刘涛都会亲自把病人领到诊室。若是没空,他一定会在电话里提前打好招呼。
“很多病人都是找我看过几次病后就成了朋友。”刘涛说,只有帮病人解决了病痛,病人才会从内心认可你,信任你。“这份信任很珍贵!能被病人需要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01-
坚持30年为患者上门换尿管
2月13日早上8点,80岁的武老师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如果没有他,老头子活不了这么多年,他是我们全家的恩人。”瘫痪在床31年,他的老伴袁老师最想感医院泌尿外科的刘涛主任。
家住苗栗路的袁老师和武老师是武汉六中的退休老师。年,武老师突然高位截瘫,医院都没查出原因。长期卧床,身上长了好几个褥疮,熟人找到六中毕业的刘涛,请他上门帮忙看看。刘涛去了一看:武老师身上烂出好几个鸡蛋大的洞。
如果不及时清创换药,让伤口尽快愈合,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不堪设想。每天下班后,刘涛都会带着药品赶到武老师家帮他清创换药,一次要花上1个多小时。2个月后,伤口终于长出了粉红色的肉芽。
这些年,褥疮好了烂,烂了好,反反复复。
“医院不容易,每次老伴一有不好,我们就把刘涛喊过来,他从不推辞。”
袁老师清楚地记得,年老伴身上长了个碗口大的褥疮,深可见骨,医院都说没办法。在刘涛科里住了半年,再忙他都亲自换药,伤口居然长好了。
因神经受损,武老师的大小便全都要人帮忙,泌尿系统经常感染发炎。每个月,刘涛都会按时上门更换尿管,为他冲洗膀胱,一跑就是30年。
1月20日,武老师因严重的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医院重症监护室。病情稍稍一缓解,武老师就闹着要转到刘涛的科室。家人拗不过,只好依了他。
“老伴心里清楚自己时日不多,他是想在刘涛科里度过最后一段时光。”袁老师红着眼说,能遇上刘涛这么好的医生,是一家人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02-
“一到时间就打电话提醒我复查”
“生病几十年,医生见过不少,能一直保持联系的只有刘涛一个,他热心快肠没架子。”说起刘涛,68岁的赵猛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年,赵猛因医院外科病房,隔壁病床住的就是踢球伤了眼睛的刘涛。爱交朋友的刘涛,很快就和赵猛熟络了起来。赵猛爱吃,烧得一手好菜,刘涛经常被他喊到家里吃饭。
常年肥甘厚腻重油的饮食,赵猛患上了糖尿病。生病后依旧管不住嘴的他,多次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医院急救,每次都是刘涛找人,将他救了回来。
在他住院期间,每天下班刘涛都会绕到病房去跟他做“思想工作”,劝他管住嘴。从年至今,每隔一段时间赵猛就会接到刘涛督促他复诊的电话。
家人亲戚生病了,赵猛第一个想到的是刘涛;街坊邻居生病了,赵猛第一个推荐的也是刘涛。
“他不仅帮忙找人,还把招呼打到位。”经常给刘涛找麻烦,赵猛有些不好意思。他说,不管生人熟人,只要找到刘涛,他都会竭尽全力给予帮助,很容易让病人亲近。
“很多病人一来就要求医生开好药,他经常会跟病人做工作,推荐既能治好病,价格又便宜的药物。”在赵猛眼里,刘涛从来都是站在病人的角度来考虑。
-03-
给病人看病严遵“三少”原则
给病人看病,除了帮病人精打细算外,刘涛还严遵“三少”原则:让病人少花钱,少花时间,少受一次苦。
5天前,39岁的王先生找到了刘涛。检查报告显示:双侧肾脏结石,右侧肾盂有一个2公分的石头,左侧肾盂全部被结石塞满了。医院,都被告知要做两次手术。
刘涛仔细研究病情后认为,虽然“二合一”手术风险很高,但在主刀医生可控范围内。他果断地采用一次性手术,将王先生两侧结石顺利取出。
以前科里做敏感部位的手术,打麻药用的都是7号针头,每次可以抽10毫升麻药,医生方便了,但是病人总喊疼。10年前,刘涛将针头换成了5号皮试针头,每次只能抽1毫升麻药,医生增添了不少麻烦,病人的疼痛却明显减轻了。
刘涛总跟科里的年轻医生说,做医生一定要有同情心,只有把病人的病痛放在心上,才会主动想办法为病人减轻痛苦。
妇科主任张帆是刘涛最常找“麻烦”的医生之一。“每次他都想的是怎么能方便病人。”张帆告诉记者,现金住院的病人,能在门诊完成的检查,刘涛一定会在门诊完成检查后再让病人住进来,既节约钱又节约时间。遇上经济不宽裕的病人,他在带病人来的时候,会跟医生多叮嘱两句,麻烦大家多关照。
找刘涛看病,不需要托人找关系,只要病人提出要他帮忙做手术,刘涛都是一口答应。“病人相信你,才愿意将性命托付给你。”在刘涛看来,能被病人需要,是最让他快乐的事。
-04-
甘愿为病人冒风险
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智告诉记者,跟刘涛同事20余年,他对患者从来都是轻言细语,面对患者的要求从来都是尽其所能的满足。
“我不想再带着尿管生活下去,太痛苦了!”93岁褚爷爷患有严重的前列腺增生,以前他懒得看医生,多年的保健品吃下来,病情越来越严重,排尿困难还出现了尿潴留。
为高龄患者做手术,风险很大。看着老人痛苦的样子,刘涛决定冒险为其手术。凭借娴熟的技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一个多小时手术将褚爷爷增大的前列腺完整切除。术后,能自行排尿的褚爷爷竖起大拇指,对刘涛团队赞不绝口。
42岁的张先生是一位艾滋病合并肾盂结石的患者,多年来反复感染,苦不堪言。经多方打听,他找到了刘涛。
是微创取石还是开放式取石,刘涛犯了难。微创取石虽暴露风险小,但一次手术很不能无法将结石彻底清除干净;开放式手术效果好,但术中医生有暴露感染风险。
权衡利弊后,刘涛决定选用病人预后更好,清理更彻底的开放式手术。2个小时的手术,全程几乎没有出血,结石被彻底清除。
“只要做手术就有风险。想想病人的良好预后,或许就愿意排除万难为他手术治疗了。”刘涛经常跟下级医生说,当医生就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甘愿为病人冒风险,解除病人的病痛。
来源:武汉晚报
采写:记者刘璇通讯员袁莉刘望
编辑
张剑版式+制图
张剑值班主编:陈婷南校读
张剑
推广合作
荆先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sw/6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