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1间歇性导尿在家庭导尿的指征1.1尿失禁处理指征
尿失禁处理需要清洁间歇性导尿(CIC)有两个主要指征,一是药物或手术后出现大量残余尿量,甚至发生充盈性尿失禁,而产生充盈性尿失禁的原因可能为逼尿肌收缩无力,逼尿肌反射不能,或膀胱出口梗阻等。有膀胱出口梗阻者,治疗原则是先进行解除梗阻的治疗,如梗阻解除后,仍有大量残余尿量,或逼尿肌收缩力明显受损不可恢复时,可考虑长期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1.2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尿失禁中应用
尿失禁疾病中很多情况下需要或部分需要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如脊髓损伤、脊髓发育不良、多发硬化等神经源性膀胱可引起膀胱长期功能障碍。如为逼尿肌反射不能,则引起充盈性尿失禁;而逼尿肌反射亢进则导致急迫性尿失禁,抗胆碱能药物抑制反射亢进的逼尿肌后常导致膀胱排空障碍,残余尿量增多,严重者甚至又出现充盈性尿失禁。在以上疾病的处理过程中,多需要采用CIC协助膀胱排空,防止上尿路受损。对于有下尿路梗阻者,尤其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如病人拒绝手术,或有严重手术禁忌症,尿管插入又不困难者,CIC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1.3CIC在膀胱颈悬吊术后尿潴留的应用
CIC也常作为膀胱颈悬吊术后尿潴留的一种治疗手段。膀胱扩大术后(或膀胱自体豁达术或肠道膀胱扩大术)相当一部分病人不能完全排空,留有大量残余尿。为防止泌尿系感染和保护上尿路功能,CIC是最佳的解决途径。原位膀胱病人长期随访可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人残余尿量逐渐增多,超过ml时应考虑CIC介入,以协助膀胱排空,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护上尿路功能。膀胱全切加可控尿囊手术的普及和认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C1C的认识,CIC也是这类可控尿流改道最佳排空方式。
2间歇性导尿在家庭导尿的禁忌症
CIC禁忌症有:
①尿道狭窄,导尿管插入困难,或不能安全通过;
②尿道内有假道存在;
③病人上肢活动功能丧失或已出现痴呆者,病人不能自行进行导尿,进行CIC也失去了节约医疗费用,助患者回归社会等意义,也不考虑CIC,多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
3间歇性导尿在家庭导尿前准备
如病人可能需要CIC辅助下治疗其尿失禁前,应进行全面的泌尿外科检查,其中包括病史和体检等。应认识到引起尿失禁的原发疾病也可能是造成反复泌尿系感染和上尿路功能受损的原因。神经原性膀胱者检查还应包括上尿路造影、膀胱镜和尿动力学监察等,只有详尽的检查才能制定出一套安全有效的治疗计划,其中包括CIC。
充盈性尿失禁应强调了解产生尿失禁的病因,并除外可能会引起上尿路损害的因素,比如低顺应性膀胱或膀胱输尿管反流。每个怀疑充盈性尿失禁的病人都应进行残余尿量测定,如有大量残余尿量,则是充盈性尿失禁的有力证据。还应测定肾功能和钾钠氯等电解质。行超声检查了解有无上尿路积水。全面评估有助于确定适合病人本身状况的治疗方案,同时还要考虑病人自身的要求。
4间歇性导尿在家庭导尿的训练方法4.1差别的培训计划
每个病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理解和接收CIC也有所差异。因此应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尽管文字说明和录像带也是很有效的教育手段,仍不能完全代替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的培训。
4.2培训前评估
在进行CIC操作培训之前,病人应该得到全面的评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处理,已经制定了一套适合病人病情的治疗计划。如采用药物和行为训练协助膀胱储尿,以确定了膀胱安全容量大小(即储尿时膀胱压力不超过40cmH2O的容量)。病人应充分理解膀胱过度充盈可能会导致上尿路的损害,尤其是膀胱内压力长期超过40cmH2O者,只有这样病人才能理解每天定时导尿的重要性,一般每天需要导尿4-6次,以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4.3导管的选择
CIC最常用的导尿管为F14-F16透明塑料尿管,女性病人可以用专门为CIC设计的短尿管。导尿管的材料有塑料,橡胶和硅胶等。透明尿管可以尽快看到尿液是否流出,有助于病人判断尿道插入的深度,减少导尿所致的痛苦,也便于导管的清洁。
4.4清洁的原则
清洁的原则是所使用的尿管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和晾干。每天备6根清洁尿管放在干净并干燥的口袋内,供外出和晚上使用。男性病人应了解尿管通过尿道膜部括约肌和前列腺时的自身感觉,和手部的阻力感觉,防止强行插入造成尿道的损伤。导尿前应先洗手,尿管顶端涂抹一定的石蜡油后,徒手将尿道经尿道插入膀胱,有尿液流出时,再深插1~2cm,将尿液排尽后慢慢拔除导尿管,让积于膀胱底部的尿液也顺势排出。
4.5女性病人尿道位置的确定
女性病人训练的关键是了解尿道的解剖位置,可以用镜子或手触摸,了解尿道口的准确部位。了解了尿道口的解剖部位了,病人可以坐位或一脚踩在马桶上,分开两腿,一手分开阴唇并触及尿道口的位置,另一手握住尿管尖端插入尿道。尿液排尽后慢慢拔除尿管。
4.6其他注意事项
如因解剖因素导致CIC困难,需作进一步检查,尤其要解除尿道狭窄等下尿路梗阻。对双手活动困难者,尽管目前也有协助这类病人导尿的装置,但并不提倡采用CIC治疗。在刚开始进行CIC前2~4周,可以适当服用低剂量抗菌素以预防感染,而无必要长期使用抗菌素。病人应每月定期随访尿常规和尿培养。
5间歇性导尿在家庭导尿的常见合并症5.1局部合并症
CIC很少出现局部合并症。偶尔有尿道出血或肉眼血尿现象,也多能自愈。偶有膀胱结石发生。尿道损伤可导致尿道狭窄,造成CIC困难。以上情况泌尿外科处理较为简单也很少发生。
5.2常见合并症
泌尿系感染是CIC最常见的合并症。CIC病人常发现有无症状菌尿现象,如病人无发热、血尿、尿液浑浊、尿液恶臭、下腹疼痛等严重泌尿系感染的征象,无需特殊处理。出现临床症状的泌尿系感染一般需要抗感染治疗。
脊髓损伤者由于存在感觉障碍,泌尿系感染的症状和体征也有所不同,如常表现为肌肉痉挛加重、出现自主神经反射亢进、高热、血尿、尿液恶臭和尿液浑浊等。由于脊髓损伤病人自主感觉明显减退,需多从体征方面观察是否存在泌尿系感染。
一般出现有临床症状或体征的泌尿系感染,需进行短期抗感染治疗。一项采用CIC辅助治疗的10年临床随访研究显示,无症状菌尿的发生率大约为74%,而伴有高热或肾盂肾炎者罕见。对一些反复出现泌尿系感染者长期服用低剂量抗菌素可能有所帮助。
5.3危险性评估
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者能明显增加CIC导致上尿路感染的危险性。如CIC开始前经尿动力学评估有足够的膀胱安全容量,CIC导尿量也限于膀胱安全容量内,一般很少出现获得性膀胱输尿管反流。但神经源性膀胱随着时间的推移,膀胱的顺应性会出现逐渐减低现象。因此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应每年定期进行尿动力学评估,了解是否适合CIC辅助治疗。如长期CIC,新近反复出现泌尿系感染或出现肾积水,应重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及膀胱尿道的功能状态。轻度膀胱输尿管反流,反复感染不严重者可长期服用低剂量抗菌素可能有所帮助。对膀胱输尿管反流明显和反复泌尿系感染严重者,一般伴随低顺应性膀胱,需行膀胱扩大术(自体扩大或肠道膀胱扩大术)和反流输尿管再吻合,术后再CIC导尿才可能有效保护上尿路功能。
6间歇性导尿的家庭随访
接受CIC治疗的病人病情稳定后,通常需要每年定期随访。复查内容包括尿液分析、尿培养及药敏试验、每天导尿的次数、每次导尿量、肾功能、肾脏超声等,如有肾积水者应行静脉肾盂造影,膀胱输尿管反流造影和尿动力学检查(或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如有血尿者还应行膀胱镜检查除外膀胱结石甚至膀胱肿瘤。
总之,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已成为排空膀胱的最基本治疗手段。尿失禁治疗中CIC用于充盈性尿失禁,以及一些尿失禁治疗后出现的膀胱排空障碍合并症。已有长期临床观察证实CIC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耐受性。而且CIC也易于被病人或其家属掌握。只要进行适当的随访,CIC技术的普及将明显提高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及尿失禁病人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本文摘自《家庭心理医生》
作者:王艳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好文章要跟大家分享哦!
最专业的导尿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sw/6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