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总会对健康产生误解。本栏目邀医院医生专家们,为街坊们讲解健康知识,解答健康误区,支招健康的正确“姿势”。
生活中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很多患有尿结石的人都认为结石引起的疼痛越重,疾病就越严重,问题就越大;结石如果没有引起疼痛或者疼痛越小,病情就越轻,或者就没有什么问题。但往往事实是恰恰相反的,那些不痛的或是沉默的结石,对身体的伤害往往更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珠江时报》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苏寒锦为大家揭开“迷雾”。
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苏寒锦。珠江时报记者何泳谊摄
《珠江时报》:为什么结石不痛,病情反而会更严重呢?
苏寒锦:尿结石引起腰痛程度主要与结石大小和所在位置以及是否存在感染等因素有关。结石越小,越容易在肾或输尿管里活动,结石活动时容易引起剧烈的疼痛,比如肾绞痛甚至引起呕吐等症状。但这是好事情,提醒街坊该看医生了。较小的结石,不太容易导致肾积水,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因此并不代表疾病很严重。
相反,结石越大,越是不容易移动,不移动的结石较少引起疼痛症状。但这些较大的结石容易卡在输尿管较狭窄的部位,分别是输尿管的上段与下段。结石阻塞输尿管后肾脏产生的尿液不能及时全部往下流到膀胱里,造成了肾积水。肾脏长期积水,导致肾皮质渐渐变薄,肾功能逐渐丧失。像这种情况,患者往往会没有疼痛或痛感不太明显。一经发现,后果却已非常严重,这样丢失肾功能的患者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十分可惜。
尿结石最痛的可能不是病情最重的,但是最急的,而病情最重的,虽然不急但却最要谨慎的。街坊必须定期检查身体,通过B超可检查出结石,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在影像片中,可见患者肾脏存在一颗较大结石。受访者供图
《珠江时报》:所有结石都可以通过服中药来排出吗?街坊平时如何预防结石的形成?
苏寒锦:日常生活当中,有些街坊听信别人通过吃中药,能把结石排出来。其实输尿管的管径宽度大约只有5-6毫米。如果结石直径小于6毫米,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可通过服中药、多喝水、多运动等保守治疗的方法,争取自行排出结石,但需要定期复查确定结石的排出。如果结石直径大于6毫米,这时候若还盲目喝中药来解决结石问题,是行不通的。服用过多的中药,还有可能损害肝功能。当发现结石径数较大时,需及时就医,尽快采取外科手段干预,尽早处理结石,保护肾脏功能。
通过微创手术取出的结石。受访者供图
输尿管结石作为泌尿系结石的一种,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这种病的表现越来越多,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建议街坊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一定要多喝水,少喝浓茶和咖啡,多排尿,促进代谢,有利于输尿管的畅通和结石的排出。其次有多运动,适当积极的参加各项体育运动,比如跑步,快走,蹦跳等等。如有结石的患者,少吃豆腐与菠菜。
转自:珠江时报
编辑
李霞玉
责任编辑
黄春梅
声明:
1.如需转载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sw/6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