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医院地址 http://m.39.net/pf/a_4328649.html作者:史千玉编辑:张术佳
尿液是人体重要的代谢产物,尿常规是泌尿科很常见的检查方法。尿液检查就是检测尿液中存在的物质问题,其不仅可反映出泌尿系统的问题,还可间接反映全身系统的代谢情况。那么尿常规中都有哪些指标呢?这些指标又代表什么呢?
1.尿颜色:
正常尿液应该是清亮的淡黄色液体。如果喝水过少,尿色浓缩,会表现出像啤酒一样的深黄色。喝水过多时,尿液也可出现无色透明状。异常尿色:尿液中含有过量的红细胞,尿色外观就会出现红色,表现为血尿。严重尿路感染时,会出现脓尿,尿可成黄白色或可见白色云絮状沉淀。尿液也可出现紫色、橘黄色、绿色、黑色等,若出现尿色异常,建议您及时就医,明确诊治。
2.尿酸碱度:
也就是尿PH值,影响PH值的因素不仅仅是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高热、痛风、频繁呕吐、尿潴留、膀胱炎等,还有一些生理因素,如膳食结构以肉食为主尿液偏酸性,素食为主尿液偏碱性,服用维生素C也可使尿液呈酸性。
3.尿比重:
此项指标反应的是尿液中所含物质含量,提示肾脏对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功能,是否能维持尿液中水与物质的平衡。
4.尿蛋白PRO:
包括生理性尿蛋白和病理性尿蛋白;
生理性蛋白尿:见于剧烈运动、高热、寒冷、神经紧张等,导致尿内暂时出现蛋白质;脊柱前凸或长时间站立也可出现蛋白尿,此时的蛋白尿经卧床休息后可消失,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病理性蛋白尿:见于各种肾脏疾病,如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肾脏疾病同时累及的肾小球和肾小管、严重的泌尿系感染等。
5.尿隐血BLU:
阴性(-)为正常,阳性(+)见于泌尿系结石、肾小球肾炎、泌尿系肿瘤、结核、肾盂肾炎、膀胱炎、出血性疾病等。有些尿隐血阳性,但尿红细胞正常,称为血红蛋白尿,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大面积烧伤、病毒感染、溶血性疾病等疾病。
6.尿红细胞RBC:
正常人尿中排出的红细胞甚少,如果出现尿中红细胞增多,常提示存在炎症、肾脏损伤、输尿管损伤、膀胱损伤、尿道损伤等,严重患者可能出现血尿。
7.尿白细胞WBC:
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但如果出现阳性(+)或数值高于参考值,提示出现了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等。
8.亚硝酸盐NIT:
阴性(-)为正常,阳性(+)意味着感染;因为细菌会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出现亚硝酸盐常意味着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多数与大肠埃希菌感染有关。不过过多的进食维生素C和硝酸盐丰富的食物也会出现阳性结果。
9.尿胆红素BIL:
阴性(-)为正常,阳性(+)为异常;多见于肝脏胰腺疾病,如肝硬化、肝炎、肝细胞坏死、阻塞性黄疸、肝癌等。尿胆红素检测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黄疸类型的鉴别诊断。
10.尿酮体KET:
尿胴体在尿标本时间过长、长期饥饿、禁食、严重糖尿病患者中出现。若您是糖尿病患者,出现尿酮体阳性,那么您需要到内分泌科就诊。
11.尿胆原UBG:
尿胆原增多,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肠梗阻、便秘等。尿胆原减少,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阻塞性黄疸的患者。
12.尿葡萄糖GLU:
阴性(-)为正常,阳性(+)需检测是否存在糖尿病,也有部分人血糖正常而尿糖异常,这是与肾脏病变有关,是由于肾脏吸收葡萄糖功能下降所致。
13.尿上皮细胞:
阴性(-)为正常,阳性(+)代表肾实质损害,例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肾移植排异反应。泌尿系感染时,也可见尿上皮细胞增多。
14.尿管型:
常意味肾脏疾病,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管状物质,见于急性或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等。
15.尿细菌:
多数是由于留取尿标本时的污染所致,尿道及周围的污染物、小便杯里的细菌等所造成的污染。但若是存在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并有白细胞的升高,那么表示可能存在感染。
16.尿结晶: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有少量晶体。大量晶体出现表示可能存在肾结石或新陈代谢异常。
经过本文章的介绍,你是否会看懂自己的尿常规了呢?尿常规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建议大家定期复查尿常规,了解自我健康状况,若相应指标出现问题,建议您及时就诊,必要时做出相应的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ks/68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