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碎石价格

名科名医从微创到超微创,他


交汇点讯见到南京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朱清毅时,他刚从一台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手术上下来。

“手术很顺利,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朱清毅语气轻松,但记者知道,这显然不是一个“小手术”。在早些年“原始”的治疗方案中,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往往需要从患者第11肋下方腰部至下腹部20多厘米长的切口。后来,即便用腹腔镜手术也需要在患者腹部上下各切开5至6个小切口。但随着朱清毅团队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的精进,只需要在患者腹部中间行一个小切口就可以顺利完成手术,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床位越扩越多,病人也逐年增多。”泌尿外科病房的百余张床位几乎都已住满,朱清毅告诉记者,随着人口老龄化,泌尿系统的疾病图谱也随之变化。以前列腺增生为例,发病率随年纪增长,60岁男性的发病率在40%-50%,70岁以上患病率达50%-60%,80岁以上的男性几乎人人都有这样的问题,且需要药物或手术的干预。同时,前列腺癌也已经成为中国男性发病率增长速度排名第一位的肿瘤。

很多年纪大的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又或者担心术后恢复时间长。殊不知泌尿外科手术已经全面从“开膛破肚式”的大开口,到腹腔镜手术的“管中窥豹式”,又到了“隔山打牛式”的机器人微创时代。医生甚至不再需要站在病人身边,利用手术机器人远程操作手柄,即可用机械臂为患者进行手术。“微创化还不够,我们还要往精细化方面发展。”朱清毅对团队提出了“三连胜”的要求,不但要把肿瘤拿下来,还要精细化保留尿道和性功能神经,充分考虑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微创手术走到了机器人时代后,还能如何更进一步?朱清毅给出了答案——“超微创”。大家熟知的手术机器人一般为“多孔”,即通过多个切口通道直达病灶,但能不能利用多孔机器人做“单孔”手术呢?朱清毅团队开始尝试,在突破多项单孔技术后,年11月,他们有了更趁手的“武器”——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临床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四个医疗机构进行,其中江苏唯一一家就花落南医大二附院。

这得益于朱清毅团队长期以来在单孔领域的积累。他在单孔腹腔镜中首创了经尿道途径辅助、腔内撑开暴露等辅助技术,被国内外同行给予“天才般的设想,代表着微创外科未来的发展方向”极高的评价。至今完成单孔手术余例,机器人单孔手术近例,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还主编了《实用泌尿外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实用泌尿外科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技术》等多部学术专著。

“技术的创新来自于临床中的‘不满足’,来自对服务患者的无止境。”朱清毅提到,之所以能从“多孔”到“单孔”,从“微创”走向“超微创”,正体现了每一位医生攻克疾病难题的初心。

“其实不仅是我,科室内的每一个医生都在努力。”科室针对老年人泌尿外科三大疾病——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增生和泌尿系统肿瘤,不断在亚专科上发力。他们发明器械,创新技术手段,利用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等手术,在处理复杂泌尿结石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学科建设离不开人才梯队。朱清毅也为科室年轻医生设计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成长路径。年轻医生“规范化”,从指南和操作入手,练好基本功;年资高一些的医生“专业化”,对亚专科要有所研究;再高一些“精英化”,最终达到“大师化”。

目前,南医大二附院拥有泌尿系统相关疾病最全优势专科群,“肾病中心、肾脏移植中心,盆底中心、泌尿外科中心”四大兄弟中心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叠加前沿技术、优质团队、优质服务,“相信我们会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朱清毅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蒋明睿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guanjieshi.com/ssjx/73521.html


当前时间: